第一型如和找回真我,放下「應該」。

 日前上課有一位學員問到第一型人應該如何活出自己,

相信這也是每一位來上課的學員心中很想知道的問題。
活出自己,對於不同性格類型的人來說很可能有著不同的定義,因為每個人的詮釋不同。
也正因為如此,對於不同性格類型的人,我也會有不同的建議。

有一句蘇非諺語說:「活在世間,但不屬於它。」
意思是,你仍舊繼續做著你在這個世界正在做的事,你繼續當你的幼稚園老師、
繼續當你的飲料店老闆或是比薩小弟,但是,你必須記得這些都只是世間裡的一些身份,
同時,這些也只是你心中某一部份的投射,
而你內心最深的渴望就是想去探究那個部分,想要瞭解那個部分,最後去活出那個部分。
如果以這樣的動機去生活,你的人生態度與目的將會大不相同了。

「九型人格學」可以幫助我們分辨哪些是世間的身份、是心中某個部分投射的結果;
而我們可以依據哪些方法去探究內心的種種部分、去實現被世間身份掩蓋的部分,
也就是活出真我。

 對於第一型人來說,他們活在世間的身份之一就是─

「我是一個負責任的人,我要做我該做的事,盡我該盡的責任。這樣我才能無愧於心!」
而這個身份正來自於第一型人內心的某一個部分的投射,這個部分就是「平靜」。
第一型人的成長環境讓他們無法好好地當一個小孩,而是被迫提早長大。

第一型人從小被賦予過多的責任與義務,造成他們常常得壓抑內心真正的想法或是渴望,
而向長輩的訓示或是要求屈服,以獲得內心的平靜感。
長大之後,他們轉向社會規範與道德標準屈服,以維持心安理得的平靜感。

但那都是虛假的平靜感。因為,長時間的自我壓抑,
讓第一型人對於別人的要求感到生氣(因為,他們雖然不想,但又不得不做!),
對於無法抑制內心的渴望感到挫折(當自己和別人一樣放縱慾望,罪惡感馬上加倍!)。
從此,他們覺得自己空空的,雖然他們做的都是符合道德責任的事,
但是,他們很可能並不快樂,因為,他們拋棄了自己。  

因此,第一型人的第一項功課,就是放下過多的「應該」,也就是卸下一些責任。
許多第一型人常與我分享的就是,他們以為自己不去做,目前的環境就會分崩離析。
但事實是,少了他,大家好像也都運作得好好的!
雖然結果可能不是第一型人所要求的那樣完美,但是,好像也沒什麼太大的影響。 

 當下次身為第一型人的你要下某項決定的時候,不妨想想看,你原本要採行的反應,
究竟是來自內心的「應該」?還是是你自己的想法?
(這一點對部分第一型來說可能不容易,因為,你們已經太習慣把「應該」當成「自己」)


在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,
想想看,如果這一次不再做「應該」做的事,結果真的會有你想像的那麼糟嗎?
就讓慾望領導你一次,你內心的感覺如何呢?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
內在工作絕對不容易,但是,並非遙不可及。
重點是,我們有沒有把學習到的知識,實際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。
走穩這一步,我們才能領悟到下一步!

0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