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型小孩─阿信

 前幾天去上課的途中,無意間聽到一對母子的對話。

母親可能之前告訴孩子「死了就看不到父母親了」之類的話,

結果,那位四、五歲大的小男孩用非常急迫而且顫抖的聲音反覆向母親確認「死了就看不到父母親了嗎?」,

母親微笑著點點頭。接著,小男孩立刻眼露驚恐、滿臉不安地說:「那我要活著!我要活著!」

最後,母親厲聲地要他閉嘴。

 

我想,大人們通常都會和上述的母親一樣,有時覺得小孩子很可愛,但有時又覺得他們很煩人;

大家都知道要對孩子有耐心,可是,並不是每次都能做到。

只是,孩子如一張白紙,對父母灌輸的觀念、或是不經意表現出來的行為,孩子都是全然相信、全部接受。

大人一句無心的話,帶給孩子的衝擊是超乎我們想像的。

因此,請用心傾聽孩子的話,當孩子的價值觀需要釐清的時候,也請給他們多一點耐心。

 

以下所提到的「童年故事」並非暗指是此型性格發生的唯一原因;

以下的描述乃是綜合此型性格個案的童年經驗,歸納出下列共同的傾向。


「第二型性格--助人者」的童年故事:

~W小姐的故事~

從我有記憶開始,我就覺得照顧家人是我的責任。我覺得我應該去分擔父母親身上的重擔。

我有五個兄弟姊妹,我排行老二。那時我常常覺得大家都要依靠我的照顧;

我童年大部分的時光都在幫忙煮飯、打嫂、洗衣服、…幫我辛苦的母親分憂解勞,

因為,她看起來是那麼的憂鬱、而且心事重重。


童年的第二型性格者對父親(保護者,Protective Figure)有著矛盾的情結:

他們覺得父親不會平白的給予愛,自己必須有所付出才能贏得父親的關愛。

所以,第二型性格者必須奉獻自己以擁有被愛的自信,並且從中建立起「有付出必有回報」的遊戲規則。

第二型性格者深信:只要對他人也像對父母一般的付出關愛,相信世界也會同等回報。

 

家族裡的小阿信

年幼的第二型性格者因為某種原因有了以下的觀念:「

別人的需求優先;要去贏得別人的愛,因為,別人不會主動先來愛我們。」

因此,他們不能直接表達自己的需要,也不能將自己的需要放在第一位,

凡事應該以別人為重、要替別人著想。

於是,他們從小在家裡扮演起「阿信」的角色,深信照顧家人是自己的責任。

他們不僅幫助家人、也學會取悅家人;他們覺得父母的負擔太重,自己應該分擔一些任務。


不能自私的小孩

第二型性格者為了扮演好「不自私」的角色,只有不斷壓抑自己的需要與感受;

但是,慾望愈壓抑反而會愈強烈,他們轉向被別人的苦難所吸引。

他們熱心地照顧別人,其實,潛意識中是想「癒療」自己不斷被壓抑的痛苦;

他們所有的犧牲,最終只希望自己能被人所愛。

0 comments